:::
鍵盤操作說明

防災教育宣導

請以左、右方向鍵切換「防震宣導、消防安全、防火宣導、用電安全、防範一氧化碳、瓦斯使用請注意、消防局防汛宣導、「防颱」宣導、臺北市行動防災APP、全民防災E點通、家庭防災卡宣導、防災教育友善連結、大同防災大哉問」之頁籤

防災就地避難三步驟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市立大同高中示範防災就地避難觀摩影片

 

防震避難

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

防震避難掩護三要領 蹲下、掩護、穩住 地震情境 搖晃劇烈、站立不穩,行動困難,幾乎所有人會感到驚嚇恐慌、高處物品掉落,傢 俱、書櫃移位、吊扇與電燈搖晃,甚或翻倒。

應變處置程序

壹、在教室或其他室內場所:(如圖書館、社團教室、福利社、餐廳等)

  • 保持冷靜,立即依防震要領就地避難。
  • 當地震稍歇時,聽從師長引導,向外進行避難疏散。
  • 到達戶外(操場或其他空曠安全疏散地點)後,由老師確實點名,確保每位 同學皆已至安全地點,並安撫學生情緒。

避難原則與地點

  • 就地避難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護頭部及身體,避難的地點優先選擇如下:
    • 桌子下。
    • 柱子旁。
    • 水泥牆壁邊。
  • 避免選擇之地點:
    • 窗戶旁。
    • 電燈、吊扇、投影機下。
    • 未經固定的書櫃、掃地櫃、電視、冰箱、貨物櫃或飲水機旁。
    • 建物橫樑、黑板、公布欄下。
  • 躲在桌下時,應以雙手握住桌腳,如此當地震發生時,可隨地面移動,並 形成屏障防護因電燈、吊扇或天花板、水泥碎片等掉落的傷害。
  • 地震避難掩護三要領:蹲下、找掩護、抓住桌腳,直到地震結束。

疏散注意事項

  • 可以用頭套、較輕的書包、背包或書本保護頭部,並依疏散路線避難。
  • 遵守不語、不跑、不推原則:喧嘩、跑步,易引起慌亂、推擠,或造成意 外,災時需冷靜應變,才能有效疏散。
  • 千萬不要觸及掉落的電線。
  • 如在體育館、演講廳或視聽教室,應先躲在座位下並保護頭頸部,等搖晃 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。
  • 在建築物內可用書包(背包)保護頭部,但當離開建築物到空曠地後,可 取下書包以利行動。

貳、在室外:保持冷靜,立即就地避難

備註:在游泳池應即離開泳池上岸躲在柱子旁或水泥牆壁邊,避開燈具、窗戶等, 等搖晃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。

趴下(Drop)、掩護(Cover)、穩住(Hold on)

地震時防止家具倒落對策(資料來源: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消防局)

臺灣位於全球地震最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,又處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會處,地震的發生無法避免,如民國 88 年 921 集集大地震、91 年 331 大地震及 105 年 0206 大地震,均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;此外,日本在民國 100 年發生 311 大地震,導致大規模災害,震驚全球,而地震時的震動搖晃,重者造成建築物倒塌導致人員傷亡,輕者造成家中家具翻倒、掉落、移動,亦有可能產生傷亡案件。依日本東京消防廳針對地震常見家具倒落的統計調查報告,發現約 20% 的家具有倒落情況,且近年地震傷者中,30%~50% 受傷原因是家具類的翻倒、掉落、移動所致,為避免家具倒落、位移造成人員傷亡及阻礙避難路線,爰提出地震時防止家具倒落對策供參考。


防災須知易讀版

公共場所消防安全

   

 

公共場所應注意消防安全事項 

 

防火門使用安全

 

室內消防栓操作方式 

 

發現火災,請保持冷靜,迅速遠離火源。小火快跑,濃煙關門。逃生動線上若無濃煙,請立即向一樓逃生;如發現濃煙,應立即關門以防止火勢及煙霧侵入,尋找安全空間就地避難,並立即撥打119報案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113年居家防火人離火熄宣導

     

 

  • 爆竹煙火(摺頁1)
  • 爆竹煙火(摺頁2)

 

  • 住警器宣導

 

 


113年防火宣導

113防災教育成果活動表

住宅防火對策成果-市立大同0701

住宅防火對策成果-市立大同0401

臺北市政府住宅防火對策2{李 (1)


111年防火宣導

臺北市消防局網頁/影音專區/防火宣導


防火保林

《防災教育宣導》清明節掃墓山林防火須知(資料來源:臺北市消防局)

清明節掃墓慎思追遠的季節又到了,每年值此時節,由於上山掃墓焚燒香燭、紙箔易引發山林火警,為防範未然,籲請各位注意下列用火安全,共同做好火災預防工作,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個富有意義的節日。

  • 掃墓焚燒紙箔,應注意不要引燃山草,餘燼請確實用水澆熄。
  • 在墓地不要燃放爆竹,以免火花飛散引起火災。
  • 掃墓祭祖紙箔及雜草,請攜至山下焚化爐處理,避免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。
  • 上山掃墓所割下雜草及廢棄物,請使用專用垃圾袋處理。
  • 掃墓、郊遊或在山林工作,切勿亂丟菸蒂,以防引起山火。
  • 如用火不慎或燃燒雜草而引起山林火災,將依法嚴辦。
  • 發現山林火災,請速撥「119」電話報案。
清明節掃墓請遵行4不2記得以防範山林火災

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宣導

正確使用及安裝燃氣熱水器的 5 要原則—保持環境通風、注意定期檢修、檢驗合格標示、選擇正確型式、注意安裝安全。


瓦斯使用請注意

請使用經濟部認可之燃燒器具、調整閥及配管,並由合格技術人員定期檢修;當您察覺瓦斯漏氣,為防止氣爆,請勿抽菸勿開關電器、關閉瓦斯開關閥並開窗排氣。

若瓦斯大量洩漏,請立即通報119讓消防機關處理。

 

液化石油氣使用安全宣導影片(30秒版)


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宣導

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宣導

《防災教育宣導》防範一氧化碳中毒(資料來源:內政部消防署)

何謂一氧化碳中毒

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,中毒後的症狀不易被察覺,因而成為潛藏於居家環境中的隱形殺手。一般人在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後,經常只有疲倦、昏眩等輕微不適症狀,往往在中毒而不自覺的狀況下,在昏睡中死亡。瓦斯燃燒所需的空氣量,約為其體積的25至31倍。在氧氣充足的環境,會完全燃燒變成無危害的二氧化碳(CO2)。但是在氧氣不足時,燃燒便會不完全,產生一氧化碳(CO)。一氧化碳對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力,為氧氣的200-250倍,因此會取代氧氣搶先與血紅素結合,而形成一氧化碳血紅素(COHb),降低血紅素帶氧能力,這時體內組織無充足含氧,因而產生各種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。

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

當我們聞到瓦斯外漏的氣味時,會意識到危機而趕緊處理。然而真正的隱形殺手-「一氧化碳」,卻往往會因其具有無色、無味的特性而遭忽視,以致不幸事故層出不窮。如何有效防範一氧化碳中毒,確實遵照「四要」原則,是不二法門。

  • 要保持環境的「通風」:避免陽台違規使用、加裝門窗、紗窗不潔及晾曬大量衣物等情形。
  • 要使用安全的「品牌」:熱水器應貼有CNS(國家標準)及TGAS(台灣瓦斯器具安全標誌)檢驗合格標示。
  • 要注意安全的「安裝」:僱用合格燃氣熱水器及其配管承裝業技術士進行正確的「安裝」,安裝後並依法填寫施工登錄卡,選購屋外式(RF)熱水器應裝置於室外通風良好處所,選購室內型燃氣熱水器如半密閉強制排氣式(FE)及密閉強制排氣式(FF)等熱水器,應裝設適當的排氣管。
  • 要注意平時的「檢修」:熱水器應定期檢修或汰換,如發現有水溫不穩定現象或改變熱水器設置位置或更換組件時,均應請合格燃氣熱水器及其配管承裝業技術士為之。

一氧化碳中毒處置措施

使用燃氣熱水器時,若有頭昏、噁心、嗜睡等身體不適情況發生,請立即停止盥洗,打開通往室外的窗戶通風,關閉燃氣熱水器,身體嚴重不適時,請先前往通風良好的室外環境,再打119電話求助。

發現家人或朋友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時,態度應保持冷靜、迅速急救。人體心臟突然停止後,4-6分鐘時,對人體的腦損傷即可能發生,6分鐘後則不可避免,超過10分鐘將會造成腦死。故在救護車尚未到達時,為避免缺氧造成腦死情形,立即正確的急救處置是非常重要的。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步驟:

  • 立即打開門窗,使空氣流通。
  • 將中毒者移到通風處,鬆解衣物,並抬高下顎。
  • 若已無呼吸,應立即施以人工呼吸。
  • 若已無心跳,應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。
  • 盡速撥打119求助。

一氧化碳中毒宣導影片

該網站為提供一般民眾即時防災資訊及示警訊息,內容包含防災、氣象、淹水、河川水位、員山子分洪、水庫水及枯旱預警等警戒資訊;另可線上觀看全國水情影像監視站即時畫面。

 

(一)防颱來襲做好準備              (二)防颱儲水備糧

       

颱風季來臨,備妥食物、水和急救用品等儲備物資,檢查招牌及門窗,加強固定以防風雨。清理周圍環境,移除可能飛散的物品。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掌握颱風動向,做好防颱準備,減少外出,確保安全!

 

(一)颱風應變篇

(二)避難弱勢防颱宣導

汛期即將來臨,請提前做好清淤排水,注意氣象與災害資訊,提高警覺。若前往山區或河邊等地區,應隨時注意環境變化,如發現任何異常,應馬上撤離,以維生命安全。

   

 

「臺北市行動防災APP」

本市行動防災App提供停班停課、颱風動態、CCTV即時影像、地震速報、避難疏散等重要災害資訊,另有《臺北防災立即go》電子書等功能,可即時查閱各種防災應變常識、提供生活及防災教育相關資訊。

防災APPQR_Code
最新防災資訊、緊急避難處所位置即時掌控,立即上網搜尋「消防防災e點通」。
地震保命三步驟-趴下掩護穩住

防救災APP

「視訊119 」App功能介紹及下載

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為強化119受理救災救護服務,提升為民服務效能,建置「視訊119」,讓民眾在臺北市遇有報案需求時,可即時使用。

本項服務可將報案定位點資訊與現場影像傳送至臺北市政府消防局119受理席螢幕,提供民眾報案時與派遣員視訊對談,派遣員並可視報案現場實際需求,會切換報案人手機之視訊前後鏡頭及撥放CPR影片,以利掌握報案者及現場資訊,迅速派遣人車進行救援。

「全民守護者」 App功能介紹及下載

全民守護者App好康逗相報 下載註冊《全民守護者》App好康三重奏

  • 不定期辦理抽獎活動,請密切注意臺北市政府消防局FB官方粉絲頁
  • 實際施予CPR 或使用 AED 之守護者,經確認由《全民守護者》管理系統通報在案,且救護人員目擊在場者,每人頒發獎狀及1000元獎勵金,詳見獎勵計畫。
  • 參與急救之守護者,本局將發文守護者服務單位或就讀學校,建議給予獎勵或表揚

 

 

  • 依教育部112年2月10日臺教資(六)字第1122700521號函辦理。
  • 內政部消防署「1991急難通信平臺」已於111年12月31日終止服務,教育部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書及家庭防災卡涉及「1991急難通信平臺」相關內容,將調整為災時約定通訊方式(通訊軟體、社群媒體或簡訊等方式),提供學校及家長更多元聯繫管道。有關修訂內容如下:

家庭防災卡使用說明

  • 家庭防災卡除印製於聯絡簿方便填寫外,應讓學生隨身攜帶,於突發狀況時能夠使用。
  • 緊急聯絡人應由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填寫,得填寫父母親、監護人、親戚或前述之友人,以填寫2人以上為原則。
  • 約定通訊方式:
    • 學校欄位:學校於災害發生時通知家長之約定通訊方式,該約定方式應請學校統一制定,俾對外通知家長,其中包含採用何種通訊軟體,以及設定通訊軟體群組,於家長群組統一公告(班級群組或是全校對外官方帳號),或以簡訊、社群媒體等多元方式告知家長。
    • 家庭欄位:學生本人在災害發生時聯繫家長之約定通訊方式,如網路暢通時,可採用通訊軟體;如網路不暢通時,可採簡訊等方式聯繫。約定集合場所(地點)以因應地震災害為主,得依在地化災害特性填寫或增列。
  • 學校應指派人員每年定期檢查一次家庭防災卡。

家庭防災卡樣式

  • 封面封底

    家庭防災卡樣式(封面封底)
  • 內頁

  • 家庭防災卡樣式(內頁)

家庭防災卡填寫範例

  • 封面封底

    家庭防災卡填寫範例(封面封底)
  • 內頁

  • 家庭防災卡填寫範例(內頁)

遊戲連結:

遊戲互動次數統計:15次(統計時間:2025年10月28日)。

意見回饋或錯誤回報:

或洽教官室林學創老師。